6月20日上午,电子学科全体教师及学科下设三个专业的2016级本科毕业生,以“云答辩”的方式完成了线上毕业设计示范答辩,这是自疫情以来学科组织的最大规模、最多参会人数的一次线上会议。
此前为了确保满足毕业条件的毕业生能够按期答辩、顺利毕业,保证线上答辩和线下答辩的程序、质量标准等不变样,学科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解决方案。在这次特殊的“云答辩”之前,学科通过预选考核,从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三个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中各遴选出一名学生代表专业进行示范。示范答辩当日,共有18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线上会议,3位答辩学生通过腾讯会议以屏幕共享PPT的方式汇报论文的主要工作,并回答了学科教师的提问,整个答辩过程紧凑有序。
在学生答辩后,学科带头人余宁梅教授做出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三位同学的工作,虽然学生居家进行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限制,缺少线下实验所需的条件,但是三位同学的论文工作相对都比较完整,在今年这种特殊情况下,能够做出如此出色的设计非常的难能可贵;其次从选题上来说三个论文工作分别展示了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仿真、CNN算法加速、图像采集及处理嵌入式系统的研究设计结果,内容涵盖了器件、电路模块设计,算法加速及嵌入式系统构成,所涉及的课题较宽,针对不同的研究课题,三位同学能够从研究背景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确定、研究的实施、具体的设计及仿真验证,最后给出结论,论文工作完整全面,此外他们的答辩PPT制作、讲述和问题回答,都给其他同学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最后鼓励其他同学在即将进行的正式答辩中,能够通过对示范答辩的观摩学习,完美应对。
会后,师生均表示此次线上“云答辩”的方式示范效果良好,相比以往线下方式,第一学生不会受到线下座位远近及投影设备的影响,全体师生都能清晰观看PPT演示,第二参会者均可对答辩过程进行录屏或者截屏,尤其对于要答辩的学生而言,可以更好的记录示范答辩学生在演讲时的亮点,方便学生予以学习借鉴,第三相比教室场地的限制,线上方式可以容纳更多的与会者,对答辩过程感兴趣的师生均可进入会议。学生们均表示从今天的示范答辩中能够得到很多启示,面临马上要举行的毕设答辩将更加认真地准备,以最好地状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展示出来。此次线上答辩也为今后的学位论文线上视频答辩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积累了宝贵经验。

